更多 首页 睡前故事 儿童故事 童话故事 小故事 成语故事 寓言故事 民间故事 神话故事
分类:睡前故事 / 儿童故事 / 童话故事 / 小故事 / 成语故事 / 寓言故事 / 民间故事 / 神话故事 /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幼儿睡前故事

幼儿睡前故事


关于千古的故事大全6篇的幼儿睡前故事


2022-08-22 04:02:18 幼儿睡前故事


关于千古的故事大全6篇

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6篇关于千古的故事,供各位参考,希望您能喜欢。

关于千古的故事大全(1):

千古龙血帝王情

康熙帝坐在上书房,御览礼部呈送上来的进士卷子,好钦定状元。其中一份卷子让他大为惊讶,倒不是别的,而是因为这份卷子不是按常规的浓墨书写,却呈现淡淡的霞色,如血。

这就奇怪了,说是舞弊吧,可谁有这样的胆子,这样明显的卷子又怎么呈送得上龙廷御案?康熙百思不得其解,就叫来礼部考官龙额图。龙额图一见大惊,却也不知底细,因为殿试的主考官是皇帝,连皇帝自己负责的事情自己都不知道,他当然也不知道。但有一点他向皇上作了禀报,就是在礼部读卷的时候,读卷大臣并没有向他呈报有这样另类的红卷存在。

专门负责誊录的几名官员被传唤到君王跟前,康熙将卷子掷给他们,喝一声:“你们说这是怎么回事吧?”

原来这进士卷子在读阅之前,为了不让读卷官员认出考生字迹,以杜绝徇私舞弊,除了封弥糊名,即平常所说的密封之外,还派小楷写得好的专人将所有考生的卷子重抄一遍。这样,字迹是一致的,墨色也应该是一致的。

负责誊录这份卷子的官员名叫汪士礼,出自徽州,官做得不大,但却儒雅,虽无实权,却深受皇上赏识,并受君王影响,从而养成一雅好,就是和皇上一样喜欢收藏笔墨纸砚,一些从家乡来的考生也将从老家带来的文房四宝赠送给他,不图别的,只图个乡情热闹。

汪士礼跪在康熙面前,一字一板地说:“臣在誊录到这份卷子时,已至三更,眼看就剩下这一份了,本想一口气给誊完,可是朦朦胧胧感觉有个人进来了,看穿戴好像是古代的帝王,我就想抬头仔细看一下,可是实在抵不住突然袭来的瞌睡,就往桌上一趴睡过去了。第二天醒来,发现昨晚的墨汁已干,正打算重新研墨,却发现面前另有一砚新墨,当时并没在意,只当是下人给我研的,于是早膳也没用,就将这份卷子誊录好了。在礼部读阅时也无异样,没想到现在到了君王跟前会变成这个样子……”

康熙度量他的话,好像说得不假,却又将信将疑,就说:“你将那砚墨拿过来给朕看看。”

传下话去不久,即有家人将那砚墨端了过来。墨仍滋润,有一股异香,如茶如酒,亦如夜来香,闻了令人神清气爽,浑身通透。康熙心中暗自讶异,亲自摆好纸笔,跟汪士礼说:“你再来写几个字给朕看看。”

汪士礼不敢怠慢,就在宣纸上写了“山河一统”四个大字。字色黑亮如漆,润泽饱满异常,可大家等了半天,却并不见得这几个字有什么变化,更不见有什么血色出现。

康熙不悦,对汪士礼说:“可见你对朕说的全是假话。”

汪士礼又往君王面前扑通一跪:“为人臣者忠君为本,臣若有半句假话,愿受天惩……”

龙额图趁机进言说:“听说民间有砚名血,砚之如丹砂,书之如明霞……可臣就是不曾见过。不知此砚可是?”

也有大胆的抄录官员奉承道“这卷子在君王面前变成红色,就是一种祥瑞……”

可康熙并不是好糊弄的,他看了大家一眼,心中若有所思。他刚入主中原不久,招纳贤才为的是稳固江山万世基业,但若有人想趁科举之机弄虚作假,徇私舞弊,他势必重惩。但为了服人,重惩必重证据。

他让龙额图将这名考生的原卷给取了过来。

这名考生名叫江自清。隶属徽州府,歙县人,康熙一想汪士礼也是那里人,他看了看汪士礼,猜疑其中必有隐情。可当他俯身审视考生江自清的卷面,却让康熙大吃一惊,因为他原来卷上的字迹比汪士礼抄写的要好很多,蝇头小楷,个个珠圆玉润,如蓓蕾初开,墨香轻漾,令康熙爱不释手。也就是说,汪士礼完全没有必要对这份卷子再作什么修饰或作个什么红色墨记。

到这时,康熙才将文章的内容细品了一遍,不品倒罢,一品康熙却陡然变了脸色。

乍看是一篇好文,盛赞满清大一统,但其中“浊非浊,清非清,浊清自明……”一句触动了康熙敏感的神经,这是什么话?这不是骂我大清吗!于是将龙牙一咬,脸色一黑:“着查江南考生江自清,与汪士礼一道送交顺天府严加论处!”

康熙这一发怒,汪士礼和江自清肯定难免一死,就是其他的涉考人员包括旗人龙额图在内也难免要受到牵连。

有两个太监上来,正要拉汪士礼出去,可事情却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:那铺在案上的“山河一统”四个大字在浑然不觉之中居然变成了霞色,如血。

康熙第一个发现了这种变化,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。他怔了一怔,挥了一下手,制止了太监。

众人松了一口气,不知道事情会如何发展。 康熙端起那砚古来,放在眼底下仔细端详,觉得这方砚不同寻常,砚上有山,山上有云朵,云朵中有白鹤,配以芝兰,令人见而忘俗,而那砚池,却似人的泪眼。他又让人将那墨汁洗干净了,再拿过来看,这才发现这个砚处处不同于它砚。似玉质,实又非玉,墨绿里间杂淡淡的红,淡淡的彩,似有血液在流动。看砚色约有千年之久,应是一方古砚。康熙见过也收过很多名砚,独此难以辨识,心中不由大惑,忍不住问汪士礼:“这块砚得自哪里?”

汪士礼见皇上的语言温和了许多,便答道:“微臣不敢相瞒,这块砚就是江南考生江自清亲手送给微臣的。”

康熙更为不解:“他为什么要送给你这方砚?不怕招来嫌疑吗?”

“微臣只是个抄写的,就是想舞弊也无能为力,何况微臣一向深受皇家恩典,一心只念忠君报国。再说江自清是江南第一才子,名播一方,为人洒脱飘逸,他根本不屑于用这种手法来取得功名,所以我才敢于接受他的这方砚。本来我想用此砚研墨录卷,可由于太过珍爱,到底没有舍得用它,用真丝将它包裹珍藏于红木柜中。可奇怪的就是在我睡着之时,那个古代君王的魅影出现,这砚便呈现在我的案上,并且砚池有墨,我也为此感到困惑不解。”

康熙置砚于案,沉吟半晌,这砚既然来自徽州歙砚之乡,照说就是歙砚,可这的确又不是歙砚的质料,凭他的经验,这应该是名砚中的名砚,上品中的上品。研出的墨有异香,还有帝王的魅影出现,心想有这等奇事,到底是祥瑞还是异端忌心中难免惴惴不安。便让龙额图急召江南考生江自清。

数百名下手遍访京华旅舍,好不容易才将滞留在京等待发榜的江自清找到,将他带到康熙跟前。

康熙见他发顶乌黑,英气逼人,便说:“你抬起头来,让朕看看。”

只见对方方头大脸,面相大善,肤色不白却极健康滋润,康熙不由心中暗喜。便问:“你将这么好的砚送给汪士礼,不怕招来众人的嫌忌和非议吗?”

江自清开口答道:“非议自口,嫌忌自心,是清是浊,浊清自明。”江自清回答得语音清朗,不卑不亢,掷地有声。

康熙一听这话好像就是他的卷子上的,心中又生不悦,说:“你是想利用‘浊非浊’、‘清非清’、明出‘浊清’来骂朕的大清吗?此等雕虫小技,你认为朕不能识。你想步《南山集》案的后尘吗?你不知道朕是一个杀人好手吗?”

江自清脸色没有稍改:“伏惟君王,此语典出《书》经,说的是浊水不是真浊,因为水浊鱼肥,清风也不是一无所用,清风可以化雨,膏泽万民。臣用此语,实是对君王的真心拥戴.望君王明察。”

康熙听此,不仅没有息怒,反而怒气更盛:“你认为你是江南第一才子,饱渎诗书,朕还要你来教化不成?再说你既然诗书满腹,为什么要用送砚这种手段来谋取功名,你不觉得你的这种做法很卑劣吗?”

那江自清满面涨红,回道:“陛下是用‘君王之心度小人之腹’,我送汪先生这一方砚,只是想证明一件流传千占的传奇……”

那康熙本想问明此砚的传奇由来,没想到江自清居然说出这等话来,不等江自清说完,叫一声:“大胆,自古只有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’,哪有反过来说的?你是说朕是小人吗?来人啦,将此人和汪士礼一道送刑部大狱……”

康熙盛怒未消,本想将江自清处死,但想到此人既是江南第一才子,杀了怕失太多人心,又怕涉有夺砚之嫌,便放宽一等。

毕竟心中有事,到了次年,康熙便带了那方砚顺船南下,到了徽州,便青衣小帽,领一小童,弃舟登岸。

街市繁华,一片歌舞升平景象。康熙心里窃喜。便领小童走进一家小巷深处的古砚斋。

斋主一见康熙出示的那方砚,不由一愣,看看四下无人,便将他引至后堂,坐定,泡上好茶,这才动问:“敢问先生,这方砚得自哪里?”

康熙一笑:“友人相赠,此人在京赴试,相识于京都旅舍,说话投机,性格对路,遂成好友。后此人得罪当朝皇上,被送大狱,而他遗留下来的这方砚便由其家僮代送给我了。想来恐不名贵,否则其家僮一定会带它远遁他乡,而不会在我的手上了。”

那斋主一听,回说:“先生差矣,此为千古名砚。遗世仅此一方。”

康熙拈须:“先生知道此砚的来历?不妨道来一听。让我长长见识。”

那斋主喝了一口茶,说道:“广东端砚,徽州歙砚,甘肃洮河砚,还有山西的澄泥砚为中国四大名砚,可是这方砚却在这四大名砚之上,不是徽州人就不知道它的来历和名贵,有些人也知道,不过只是当作传奇听听而已。”那斋主看了一眼康熙,接着说,“先生有贵人之相,能有此砚,就是命中注定。但这好比是一匹名马,不知此砚来历,就好比名马没有好鞍。我不如成全先生,将鞍子送与先生。” 康熙一拱手:“多谢多谢!” 斋主说,这徽州在宋之前叫歙州,歙山之下有一小镇,镇上有一百年老店,老店有一对夫妻,专挑歙石,以制歙砚为生,它嫩润而坚,滑如肌肤,声如金玉,色如长空,美如天月,其纹理自然,观之悦目,赏之悦心,用之悦意,研之墨意盎然,其色温润澄洁,书之笔走龙蛇,得心应手.墨随意达……家传秘技,砚名四方,生意兴隆异常。 这一年,老夫妻在歙山之上得一歙石,其形其色都是百年难遇,遂用多年功夫将它制成一方巨砚,因价钱昂贵,无人能买。放置数年之后,适逢南唐后主李煜到小镇游赏,看到此砚后,执意要买。好不容易才盼来了一个买主,一家人自是喜不自禁,可是一听说是后主李煜来买,没想到砚主却又执意不卖。

李煜本是文弱书生,但毕竟是一国之主,见到砚主如此不给面子,心中不由恼怒。便说:“在这南唐国土,没有我想要而得不到的东西。”砚主说:“君王何谈来买,就是奉送,小人也是心甘情愿的。但君王是一国之主,不去用心治国,却将心思花在这风花雪月之上,恐不是子民的福气。砚池虽小,关涉家国大事,因此小人不卖!”谁知李煜一听,不仅不感服,反而来了犟脾气,派人硬将这块巨砚给抬到宫中?

不久山河破碎,国灭家亡。到这时,后主李煜才领悟到歙山砚主是一鬲人,可惜一切悔之晚矣。临出宫门之前,他向宋人提出一个请求,就是要见那位高人一面。见面时,他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一块美石送给了那位高人,以作迟来的报答。砚主见那块石上有斑斑血迹浸染,甚为不解,那随人便告诉他,这是后主李煜得知国破之后,怀万般悔恨之情,以头撞石所致:现在这块美石送给你,希望能凿之成砚,鉴之于后人……

后来这块美石便按李煜之意凿之成砚。因为浸染了李煜之血,便叫龙血砚。其特点是这块砚可以研墨成血,书之为霞……但一直不能得以验证。后又经一高人指点,说这砚上浸染的是龙血,只有真龙天子见之,才能出现霞色血字……

斋主深叹一口气“此砚传到今人身上,也不知是几世几代,但此人将此名砚带到京都,一定是想面见君王,以验证其传奇真假……”

说罢悯然,半晌不曾出声。

康熙听到这里,头上不禁有涔涔汗出,连忙告退。急回京都,令刑部快快放人。谁知那江自清英雄气短,一口气不接,竟死于狱中。好在那汪士礼还在,康熙亲自迎他出狱,将那方名砚璧归于他,并官升三级。同时厚葬江白清,昭告徽州府,厚养其父母,免除江氏一族所有赋税以谢天下。

关于千古的故事大全(2):

龙台驸马千古恨

宋参政林存墓,俗称驸马墓,龙台驸马名闻遐迩,但知其名不知其真墓在哪里。据民间传说,驸马林存被皇帝误杀之后,赐金头御葬,造七七四十九台墓,所以其真墓葬于何处,难以找到。

龙台村确有林存墓,在村边附近九龙山北麓,但墓在文革期间已毁,只留下墓地。民间传说:林存中了进士之后,因年富力强,德才兼备,被宋朝皇帝招为驸马。有一天晚上,林存与公主戏玩,自吹家乡琅岐岛有千里花园,万亩鱼池,双龟把口,五虎守门。自己平时:玩龙台,睡凤窝,吃金春白米,佐银鱼干汤。还有:日出西洋镜,雨落打十番等美景,双狮戏珠,九龙卧波,金鸡报晓,白猴镇江等等自然景观。公主听后不信其言,以为驸马戏弄金枝玉叶。第二天,公主上朝奏父皇,说驸马口出狂言,大吹其家乡琅岐岛如何堂皇富丽,如蓬菜仙岛,比皇宫还胜十陪。皇上听到驸马玩龙台,睡凤窝这明明是欺君之罪。什么千里花园,万亩鱼池,我皇宫御花园也没有这么大,这不是蔑视皇家。皇帝越想越气,第二天就下旨命太临到琅岐岛调查驸马有否谋反之罪。

那太临也是琅岐人,与驸马素有私怨,有一次,太临借半副銮驾回故乡琅岐岛省亲祭祖,很是威风,并在家乡办几桌酒请父老宗亲,与太临相比,十分寒酸。龙台族人对驸马说:太临是你奴仆,还带半副銮驾回来,文武百官个个巴结,你身为驸马,冷冷清清回乡,太临也看不起你。驸马道:为官要清廉,不要讲排场而劳师动众,太临狐假虎威,我要叫他丢脸。随即,驸马就写了几字,叫人送到太临家中。太临正在陪乡老族亲饮酒,见是驸马派人送信,信中叫他到龙台找驸马,有急事面谈。太临心中不高兴,但也不能不去。到了龙台村,驸马故意把筷子丢在桌下,太临也只好爬到桌下为驸马拣筷子,非常狼狈。酒残席散,太临愤愤而归,从些两人结下私怨,太临一心想雪被侮辱之恨就是没有机会。这一次,皇上命太临回乡调查驸马历史及在家乡所作所为,他非常高兴,认为雪耻的机会来了。他回到琅岐岛玩了几天就回京,面奏皇上,说驸马林存十条大罪,诬告驸马原是海洋大盗,勾结盗贼积草存粮,招兵买马,想谋反大业,夺取大宋江山,还说驸马玩龙台,睡凤窝是存篡位之心,乃欺君之罪。皇上以为太临与驸马同乡,不会说假话,而且皇帝最怕臣子欺君,谋反大业,就怒气冲冲,下旨叫武士抓拿驸马,推出午门斩首。

公主听说父皇要斩驸马,哭哭啼啼去找母后,皇后与公主上朝,奏请皇帝,要为驸马求情。皇上问公主日:驸马对你讲的那些话是什么时候讲的。公主答道:是晚上睡时戏言也。皇上恍然大悟,些乃冤枉.心想,杀了驸马,不是叫自己的爱女一辈子守寡?遂下旨免死,并叫王宰相重新审理。可是,那太临还没等午时三刻,就把驸马杀了,人头落地,无法挽回。

王宰相也是琅岐人,素来对驸马十分了解,见驸马被错杀,愤愤不平,面奏皇帝日:驸马所言句句是真,不是欺君,更没有谋反之意。龙台,凤窝是琅岐岛的两个村,龙台村是驸马家乡,驸马玩龙台那有什么错?而且驸马经常睡在凤窝村其舅父家中,这也是无可非议的。琅岐岛确实有双龟,五虎,双狮,九龙,金鸡,白猴等岩礁,山峰,因形像而得名,而且琅山油菜花遍地,山花盛开,好似千里花园,闽江口碧波万顷,天然鱼场,更无蔑视皇家富丽堂皇之罪。而且,金春大米即大麦,银鱼干汤即海蜇皮,至于日出,雨落不过系自然景观罢了。

皇上经宰相说明,才知驸马所说的话,不是妄言,十分后悔,遂下旨将太临午门斩首。

驸马即死不能复生,可惜公主也成了寡妇,为了安慰公主,帝赐金头御葬。龙台驸马成为千古遗恨,其故事一直流传到今。

关于千古的故事大全(3):

千古缠绵夜交藤

太行山上到处长着一种药材,有秧有根,秧叫夜交藤,根叫何首乌。夜交藤像红薯秧一样,能扯几尺长,但每株何首乌上面只长两根藤秧,不是一个往南扯,一个往北扯;就一个向东长,一个向西长。奇怪的是这两根藤秧白天往两个方向生长,到了夜里,便渐渐靠拢,头挨头,尾接尾,相互缠绕,如胶似漆,并随风抖动,俨然一对亲密恩爱的情侣,因此故名夜交藤。这种奇怪的现象,还流传着一段美丽的传说呢。

在很早以前,太行山里住着一个英俊健壮的小伙子,叫车表,以打柴为生,苦度岁月。有一天,他上山打柴时,忽然听见猛虎的叫声,紧接着便有人大喊救命。他握着板斧急忙跑过去,只见猛虎用利爪按着一位姑娘,张开血盆大口,眼看姑娘就要命丧黄泉。车表急中生智,甩手把板斧扔过去,正中老虎额头。只听咔嚓一声,老虎的天灵盖被劈成两半,顿时气绝身亡。

车表来到姑娘跟前,仔细一看,不禁大吃一惊,原来这位虎口余生的姑娘不是别人,正是他童年的好朋友柏羽。

柏羽躺在草丛中,脸色煞白,昏迷不醒,衣服也被老虎抓破,雪白细嫩的皮肤上有几道血印子。车表急忙从坡上采了几种花草,放进嘴里嚼了嚼,敷到柏羽的伤口上,又从自己的衣服上撕下几绺布条,为柏羽包扎伤口,这才小心翼翼地把柏羽扶起来,又是拍背又是掐人中,忙活了好一阵,柏羽才慢慢苏醒过来。她看见车表跪在自己身边,又看看地上的死虎,便什么都明白了,只叫了一声“车表哥”,就一下子扑到了车表怀里。

柏羽家是当地的富户,家有良田千亩,房屋百间,奴仆成群,长工结队,车表就是她家的一个长工。柏羽和车表从小在一块玩耍,可谓青梅竹马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门第的悬殊,两个人渐渐疏远了。不过,车表那英俊的脸庞和勤劳能干的禀性,让柏羽越来越敬佩和爱慕。每当车表挑着柴火走进她家,她总要推开窗户看一阵子,或走出闺房,无话找话地跟车表搭讪。车表见柏羽如此看重自己,就在山上打柴时顺便采些野花和山果送给她。时间一长,柏羽的心里便萌发出爱情的萌芽,她想:自己要能嫁给车表那该有多好啊!车表呢,因自己家境贫寒,从没想过这回事。

此刻,柏羽温顺地躺在车表怀里,感到十分幸福,脸上也泛出玫瑰色的红晕,她柔声说:“车表哥,你不知道我多喜欢你,我愿意永远和你在一起。”车表望着她那秀丽红润的面孔,激动地说:“柏羽妹,我也喜欢你,可惜你是东家的女儿,我是你家的长工,家境悬殊。自古道,贫富有别,你我永远不会走到一起的。”柏羽忙说:“我不管什么贫富,反正我喜欢你,我要嫁给你。”车表被柏羽的一片真情打动了,便说:“好吧,只要你不嫌我穷,我无话可说。”于是,两个人就在山坡上撮土当炉,插草为香,让青天作证,定下了终身。

就在这时,柏羽的父亲柏斯领着一伙家丁赶来了。原来,柏羽偷偷和丫鬟来山上游玩采花,不料竟碰上了老虎。丫鬟一见,急忙跑回去报信。柏斯见女儿还活着,这才放心了。但他一见女儿躺在穷樵夫车表的怀里,不禁勃然大怒:“车表,你这个穷小子,为何抱着我女儿不放?还不赶快滚到一边去!”柏羽见父亲如此蛮横,就替车表辩解:“爹,是车表把我从虎口下救出,又给我包扎伤口。他是我的救命恩人,你怎么呵斥他呢?”柏斯捻了捻山羊胡,对车表说:“要不是看在你救了我女儿的分上,今天非杀了你不可!”随即便强拉着柏羽下山了。从此,车表和柏羽的关系更密切,情谊更深了。白天,柏羽以游山采花为名,在山上与车表见面,面对红花绿草、蓝天白云,两个人憧憬未来,沉湎在美好的遐想之中;夜里,柏羽偷偷地从家里溜出来,到河边柳荫里与车表幽会,面对清风明月,高山流水,两个人倾诉衷肠,海誓山盟,陶醉在甜蜜的热恋之中。时间一长,两个人便到了如胶似漆、鱼水难分的地步。

一天夜里,柏羽又来找车表,哭着说:“车表哥,我父亲要把我嫁给一个富家子弟,明天就要过门,这可怎么办呀?”车表一听,如五雷轰顶,冰雪浇身!他怔了好久才说:“羽妹,你是不是真心爱我?”柏羽回道:“这还用问!”“你嫌我穷不?”“不嫌,你拎着棍子要饭,我替你打狗。”车表一拍胸脯:“那好,跟我走!”“上哪儿?”“到很远很远的地方。”柏羽抓住车表的手:“好,咱现在就走。”于是,一对情人手拉着手,趁着月色匆匆地出逃了。一路上,穿山越涧,涉水跨沟,日夜兼程,拼命赶路。渴了,掬把山泉水润喉;饿了,摘个野果子充饥。就这样走啊,走啊,不知翻了多少座大山,趟了多少道河流,终于在一个山脚下停下来。这里山清水秀,绿树繁花,百鸟啁啾,蝴蝶蹁跹,环境十分幽雅,宛若世外桃源。两个人相视一笑,便决定在这里安家。

就在这时,忽见远处烟尘滚滚,遮天蔽日,一支人马向这里奔来。原来柏斯得知女儿跟车表私奔后,便马上派人追赶,终于在这里找到了他俩。一对情人历经千辛万苦,心想总算逃出了尘世,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了,谁知他们终究没能逃出柏斯的手心,被押解了回去。

回到家后,柏斯就命家丁将车表活活打死了,然后把尸体扔到山上的一个乱石坑里。柏羽听到车表惨死的消息后,哭得死去活来,气断肠绝。这天深夜,她不顾一切地跑出家门,来到山上,抚着车表的尸体,放声大哭,直哭得云彩皱起了眉,老天落下了泪。柏羽哭道:“车郎啊车郎,如今你死了,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?车郎,你等等我,我也要跟你一块去。咱生不能做夫妻,但愿死后能在一起。”哭罢,便照石头狠命撞去,随后倒在车表的身边,微笑着闭上了眼睛。此刻,天公震怒,大地颤抖,电闪雷鸣,暴雨倾盆,山崩地裂,泥石横流,车表和柏羽的尸体顷刻间被坍下来的山石泥流掩埋了。

翌年春天,大地泛绿,百花盛开,在车表和柏羽掩埋的地方长出了两根碧绿的嫩芽,并渐渐长成几尺长的藤秧。白天,两根藤秧各分东西,向相反方向攀爬;夜里,就合拢在一块,相互紧紧地缠绕在一起,难舍难分。人们说,那两根藤秧就是车表和柏羽,白天是阳间,他们不能到一块;夜里属阴间,便合到一处相互拥抱,激动得浑身颤抖。那瑟瑟响动的声音,如诉如泣,悲悲切切,似在诉说着绵绵情意和幽幽怨恨。

关于千古的故事大全(4):

千古绝唱

  江户幕府统治日本时期,各种演艺活动和艺人十分活跃。其中有一位叫云中轩的浪曲艺人,唱功十分了得。可这云中轩十分神秘,剧团上下对他的出身、来历一无所知。他每次上台,都要涂上厚厚的白粉,一下台卸妆后,立即坐进轿子,匆匆离去,所以连他的年龄甚至相貌都是个谜。
  剧团老板有个朋友叫三太夫,他十分欣赏云中轩的表演,想暗中挖角,把云中轩带去江户发展。
  一日,三太夫单独约云中轩到一家居酒屋密谈。云中轩如约而至,脸上虽已卸了妆,却还是略施薄粉。三太夫殷勤招待,他鼓起如簧之舌,把好话说尽,就是想请云中轩去江户演出,可云中轩半点不为所动,始终一言不发。三太夫讨了个没趣,只得悻悻离去。
  一转眼,整整五年过去。这期间,江户突然崛起一个艺名川上鹤的浪曲艺人,其唱功精湛,迅速红透全城。三太夫在江户的剧团原本数一数二,却不敌川上鹤的有力竞争,日趋凋敝。
  这天午后,三太夫正闷在家中发愁,忽然仆人来报:有位关西来的云中轩,前来拜访。啊!三太夫十分惊讶,五年前苦苦敦请不得的人,此刻竟不请自来了。三太夫急忙让人把云中轩请入屋。
  云中轩的脸上依然敷着薄粉,只是脸色愈发煞白,不等三太夫开口,就开门见山道:我这次来,一是为了救你,二是为了救我师弟。时间紧迫,客套话就不必说了。三太夫震惊道:我有什么祸事?你师弟又是哪位?云中轩答道:川上鹤,就是我的同门师弟。我们一师学艺,十年前各奔前程。他为成名不择手段,如今大祸将至。当年师父托我照顾他,所以我特来江户寻他、救他。不然,你也会被他害死。
  三太夫半信半疑:那我该怎么做呢?云中轩道:很简单,让我进你的剧团。川上鹤原本在盂兰盆节有演出,请替我安排就在那天首演。三太夫又惊又喜,说:这真是求之不得呀!
  此后云中轩就在三太夫家暂住下来,三太夫兴冲冲地忙前忙后,安排演出事宜。很快,宣传布告就贴得满街都是。
  盂兰盆节也称鬼节,这天也是云中轩在江户首次登台的日子。人们都拥到三太夫让人搭起的大舞台周围,要瞧瞧关西来的名角是不是名副其实。哪知开演了两个时辰,还都是往常那些节目,一些不耐烦的观众喝起了倒彩。
  忽地,一声弦乐响起,未见其人,先闻其声,登时,所有人都安静下来。云中轩旋身登场,启嗓献艺。他唱的是从能剧改编的名曲《敦盛》,说的是日本源平合战时,美少年平敦盛在决战前夜吹奏起心爱的笛子,优美的笛声传入敌军阵中,源氏猛将熊谷被深深打动。次日大战爆发,平家大败,平敦盛逃到海边,被熊谷捉住。熊谷见少年腰间的笛子,动了恻隐之心,便想放走他,但平敦盛不肯失节,慷慨请死。云中轩把平敦盛殉难前后的哀戚、倔强演绎得真实感人。那唱腔金声玉润,如飞泉鸣玉,感心动耳。观众们听得如痴如醉,泪如雨下。
  云中轩一曲唱毕,台下观众齐声喝彩。在欢腾的人群中,三太夫却注意到角落里有个人正死盯着云中轩。本来他藏的位置很巧妙,极难被发现,但由于他的面孔和云中轩一样煞白,三太夫还是认出了他。没错,是川上鹤,他果然也来了。等到云中轩下台,三太夫悄悄地将此事告诉他,云中轩满头冷汗,未发一言。
  七天后,川上鹤到了三太夫宅邸,指名要与云中轩密谈。三太夫怕他对自己的台柱子不利,便躲在房外偷听。屋里的两人刻意压低了声音说话,三太夫听得断断续续:就你能用那秘法?凭什么我不能?师弟,我来江户是为了你好,劝你过了一阵,川上鹤气鼓鼓地拉开门,径直离去。云中轩则对三太夫说:十日后,我要和师弟在将军座前斗唱!
  由于天下太平,江户幕府历代将军都十分重视发展文教,围棋、书法、曲艺、茶道等,都可在将军面前比试切磋。这几日云中轩的大名也传到了将军耳中,将军正有意请云中轩去献技,三太夫便顺水推舟,兴冲冲自去张罗。
  转眼到了斗唱之日,将军对云中轩和川上鹤说道:听闻云中轩擅演信长,川上鹤爱扮光秀,今日斗唱,就请二位合唱一出《本能寺之变》如何?
  《本能寺之变》讲述了一代枭雄织田信长被部下明智光秀背叛,在本能寺遭袭,被逼自焚的故事。这是一出大戏,两个角色戏份都很重,唱段也多,极考验唱者功力。
  云中轩有意推却,川上鹤却跃跃欲试。最终,碍于将军威严,云中轩还是点了头。不一会儿工夫,两人已在台上摆好架势开唱了,他们合着音弦,口中放歌,弦音凄切,歌声悲凉,甚是动人心弦。台下坐着的都是贵宾,他们跟随戏中故事,一时激动、一时紧张、一时哀伤,完全被带进了历史的时空中,谁也没注意到两位表演者的面色不断地越变越白
  云中轩和川上鹤彼此较劲,你唱一句他接一句,口中幻化出兵士的厮杀呐喊声、火焰燃烧的噼啪声、士卒临死的惨叫声、信长与光秀的互斥怒骂声,情景十分逼真。渐渐地,两人唱到了高潮信长举火自焚的那一幕,观众们都知道最精彩的时刻即将到来。
  突然,川上鹤大叫一声,面露狰狞,右手从袍袖中抽出一把明晃晃的短刀,猛向云中轩刺去,观众们惊得尖叫起来。那短刀刺到云中轩胸前,却像被一层看不见的气墙挡住,刺不进去。云中轩也身体震颤,面孔扭曲,他急忙死死摁住自己的右手,嘶声喊道:师弟,快逃!川上鹤脸色惨白,苦笑道:来不及了,魔王来了只听云中轩又大吼一声,脸上像罩了一层严霜,厉声道:光秀逆贼,还我命来!飞起一脚,把川上鹤踢倒,也拔出一把利刃,就要刺下。川上鹤无处闪避,只能等死。
 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,云中轩的左边身躯猛然一震,左手呼一下夺过右手的短刀,向自己的胸膛用力刺进去。这几下兔起鹘落,变化过快,观众和三太夫都呆住了。等定下神来,将军的侍卫们急忙拔刀持枪,上前将云中轩和川上鹤团团围住。云中轩躺在台上,已奄奄一息,川上鹤抱住师兄的身躯,哭号道:师兄,我对不起你!云中轩凄然道:我、我总算没有辜负师父的嘱托。你以后,千万不可再用这邪法唱曲了。说完双眼一闭,气绝身亡。
  将军座前献艺竟出了这么大差池,三太夫大罪难逃,和川上鹤一起被押入牢狱。三太夫满腹狐疑,过了数日,终于忍不住向关在一起的川上鹤问起。川上鹤苦笑着说:关进监牢这几天,我并未化妆敷粉,你看我的脸色还白不白?三太夫说:这几日我也正感奇怪,怎么你的脸色和你师兄一样,白得不像正常人?川上鹤道:不错,其实我和师兄早已不是活人,我们是亡灵!
  三太夫吓得弹起身,道:什么?你们、你们竟然是亡灵!
  确切地说,是半亡灵!川上鹤语调悲哀,接着说道,世人都以为红伶唱曲演戏,靠的是天赋和磨练,可这样磨练出的技艺再超群,也只能达到人的境界。我们这一派要求达到三界合一、艺臻鬼神,我们师祖殚心竭虑,终于找到一门秘法,那就是让鬼神来演自己。
  此话怎讲?
  那些已经作古的帝王将相、英雄巨盗,个个都有可歌可泣的故事。师祖传下的秘法,就是召请戏中角色的亡魂前来附体,让他们在舞台上自己演自己!
  三太夫听得毛骨悚然,只觉后背阴风阵阵。川上鹤继续说道:我们这一派本来门徒众多,后来用了师祖的秘法,技艺是突飞猛进了,可身上积的魔孽就越来越深,受到的反噬也越来越重,最后没一个好死。所以传到我师父时,他老人家就不许我们用这邪法,但我一心想出人头地,便偷学了秘法,逃出师门。师兄怕我的召魂术招来大魔头,为祸人间,便也恳请师父传授了秘法,出师后四处寻我。我有心避而不见,他只好用秘法卖唱,激我出头。我曾劝他和我联手称霸全艺界,他执意不肯,反劝我收手,所以我们就定下用斗唱来决胜负。
  三太夫听得呆了,片刻后又问:你师兄说,你想害我?
  川上鹤冷笑数声,说:你的剧团在江户还有些名声,始终是我的阻碍。那天盂兰盆节,鬼门大开,万鬼齐出,召魂附体最为厉害。我本打算唱上一曲《酒吞童子》,召来无敌恶鬼,顺势取你性命。偏偏被我师兄识破,他故意唱一曲《敦盛》,召来成神的敦盛附体,用大慈悲心压制我的恶鬼心,使我害不得你。
  三太夫回想起那天唱完《敦盛》后,云中轩满头冷汗的模样,心中生出无尽感激。他又问道:你们师兄弟面色一样苍白,想必就是召魂留下的恶果了?
  川上鹤答道:不错,师兄和我都演了不少场,鬼神附体多了,已逐渐没了自我,因此只能算半亡灵了。三太夫长叹一口气,说:可是你师兄为了救你,在被信长完全附体前,情愿选择自尽。他人性尚在,比起你强多了。
  川上鹤目中噙泪,说:确实如此。我本打算借光秀附体,趁机杀了师兄,可是信长死后,化作了大魔王,光秀已不是他的对手,反要被信长所杀。如不是师兄舍己救人,我已遭魔手说罢,川上鹤闭眼垂头,不再说一言。
  此后幕府虽然屡屡审问,川上鹤和三太夫都沉默无语,而因为云中轩是自杀,幕府不好把川上鹤定罪,只判了三太夫失职之罪。二人被关押数年后,先后获释出狱。川上鹤从此渺无踪影,三太夫也关了剧团闭门隐居,只剩下斗唱那天有幸在场的观众,在余生里不时地回味:真是千古绝唱啊!可惜从今往后,再也欣赏不到了。

关于千古的故事大全(5):

千古龙血帝王情

  康熙帝坐在上书房,御览礼部呈送上来的进士卷子,好钦定状元。其中一份卷子让他大为惊讶,倒不是别的,而是因为这份卷子不是按常规的浓墨书写,却呈现淡淡的霞色,如血。
  这就奇怪了,说是舞弊吧,可谁有这样的胆子,这样明显的卷子又怎么呈送得上龙廷御案?康熙百思不得其解,就叫来礼部考官龙额图。龙额图一见大惊,却也不知底细,因为殿试的主考官是皇帝,连皇帝自己负责的事情自己都不知道,他当然也不知道。但有一点他向皇上作了禀报,就是在礼部读卷的时候,读卷大臣并没有向他呈报有这样另类的红卷存在。
  专门负责誊录的几名官员被传唤到君王跟前,康熙将卷子掷给他们,喝一声:你们说这是怎么回事吧?
  原来这进士卷子在读阅之前,为了不让读卷官员认出考生字迹,以杜绝徇私舞弊,除了封弥糊名,即平常所说的密封之外,还派小楷写得好的专人将所有考生的卷子重抄一遍。这样,字迹是一致的,墨色也应该是一致的。
  负责誊录这份卷子的官员名叫汪士礼,出自徽州,官做得不大,但却儒雅,虽无实权,却深受皇上赏识,并受君王影响,从而养成一雅好,就是和皇上一样喜欢收藏笔墨纸砚,一些从家乡来的考生也将从老家带来的文房四宝赠送给他,不图别的,只图个乡情热闹。
  汪士礼跪在康熙面前,一字一板地说:臣在誊录到这份卷子时,已至三更,眼看就剩下这一份了,本想一口气给誊完,可是朦朦胧胧感觉有个人进来了,看穿戴好像是古代的帝王,我就想抬头仔细看一下,可是实在抵不住突然袭来的瞌睡,就往桌上一趴睡过去了。第二天醒来,发现昨晚的墨汁已干,正打算重新研墨,却发现面前另有一砚新墨,当时并没在意,只当是下人给我研的,于是早膳也没用,就将这份卷子誊录好了。在礼部读阅时也无异样,没想到现在到了君王跟前会变成这个样子
  康熙度量他的话,好像说得不假,却又将信将疑,就说:你将那砚墨拿过来给朕看看。
  传下话去不久,即有家人将那砚墨端了过来。墨仍滋润,有一股异香,如茶如酒,亦如夜来香,闻了令人神清气爽,浑身通透。康熙心中暗自讶异,亲自摆好纸笔,跟汪士礼说:你再来写几个字给朕看看。
  汪士礼不敢怠慢,就在宣纸上写了山河一统四个大字。字色黑亮如漆,润泽饱满异常。可大家等了半天,却并不见得这几个字有什么变化,更不见有什么血色出现。
  康熙不悦,对汪士礼说:可见你对朕说的全是假话。
  汪士礼又往君王面前扑通一跪:为人臣者忠君为本,臣若有半句假话,愿受天惩
  龙额图趁机进言说:听说民间有砚名血,砚之如丹砂,书之如明霞可臣就是不曾见过。不知此砚可是?
  也有大胆的抄录官员奉承道:这卷子在君王面前变成红色,就是一种祥瑞
  可康熙并不是好糊弄的,他看了大家一眼,心中若有所思。他刚人主中原不久,招纳贤才为的是稳固江山万世基业,但若有人想趁科举之机弄虚作假,徇私舞弊,他势必重惩。但为了服人,重惩必重证据。
  他让龙额图将这名考生的原卷给取了过来。
  这名考生名叫江自清。隶属徽州府,歙县人,康熙一想汪士礼也是那里人,他看了看汪士礼,猜疑其中必有隐情。可当他俯身审视考生江自清的卷面,却让康熙大吃一惊,因为他原来卷上的字迹比汪士礼抄写的要好很多,蝇头小楷,个个珠圆玉润,如蓓蕾初开,墨香轻漾,令康熙爱不释手。也就是说,汪士礼完全没有必要对这份卷子再作什么修饰或作个什么红色墨记。
  到这时,康熙才将文章的内容细品了一遍,不品倒罢,一品康熙却陡然变了脸色。
  乍看是一篇好文,盛赞满清大一统,但其中浊非浊,清非清,浊清自明一句触动了康熙敏感的神经,这是什么话?这不是骂我大清吗!于是将龙牙一咬,脸色一黑:着查江南考生江自清,与汪士礼一道送交顺天府严加论处!
  康熙这一发怒,汪士礼和江自清肯定难免一死,就是其他的涉考人员包括旗人龙额图在内也难免要受到牵连。
  有两个太监上来,正要拉汪士礼出去,可事情却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:那铺在案上的山河一统四个大字在浑然不觉之中居然变成了霞色,如血。
  康熙第一个发现了这种变化,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。他怔了一怔,挥了一下手,制止了太监。
  众人松了一口气,不知道事情会如何发展。
  康熙端起那砚墨来,放在眼底下仔细端详,觉得这方砚不同寻常,砚上有山,山上有云朵,云朵中有白鹤,配以芝兰,令人见而忘俗,而那砚池,却似人的泪眼。他又让人将那墨汁洗干净了,再拿过来看,这才发现这个砚处处不同于它砚。似玉质,实又非玉,墨绿里间杂淡淡的红,淡淡的彩,似有血液在流动。看砚色约有千年之久,应是一方古砚。康熙见过也收过很多名砚,独此难以辨识,心中不由大惑,忍不住问汪士礼:这块砚得自哪里?
  汪士礼见皇上的语言温和了许多,便答道:微臣不敢相瞒,这块砚就是江南考生江自清亲 共2页: 上一页12下一页

关于千古的故事大全(6):

千古留名两阉人

人活着大凡都有一股子气。是这股子气支撑着生命,有些人为此而生,为此而死。有的人靠着这股子气,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名垂千古;有的人靠着这股子气,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无所不为而遗臭万年。在中国历史上形成鲜明对照的有两个阉人---西汉司马迁和清末李莲英。一个重于泰山,一个轻如鸿毛。

太史公司马迁可谓是为《史记》而生,为《史记》而死的,是《史记》支撑了他后半辈子的生命。司马迁出生在史学世家,其父司马谈汉武帝时为太史令。他一生的愿望就是要写出一部史学巨著,然而未能如愿,抑郁而死。可庆幸的是儿子司马迁完成了他的遗愿,写出了名垂千古的《史记》。

司马迁10岁就随其父来到京城长安。在父亲和其他名家巨儒的熏陶下,他12岁就开始了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的艰难历程。他游尽大江南北,遍踏齐鲁大地,拜谒名人故里,探究轶事传闻,立下志向要写出一部史学巨著,完成父亲的未竟之业。然而,人生多桀,世事难料。公元前99年,司马迁为李陵辩护下了大狱。倔强的司马迁在狱中备受凌辱,死不屈服。第二年李陵被杀,他也被处以宫刑。在古代,可杀不可辱的士大夫被阉割,那是一个污及祖先,见笑亲友的奇耻大辱。司马迁之所以能忍辱负重苟活下来,完全是为了一部《史记》。他说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公元前96年,汉武帝大赦天下,50岁的司马迁出狱当了中书令。他在夕阳的余晖下,闭门谢客,秉烛笔耕,终于在公元前91年完成了130篇,52万余言的《史记》。司马迁成了历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星。后人评价他时用了西汉文章两司马,南阳经济一卧龙,两司马就是司马迁和司马相如,一卧龙指的就是诸葛亮。

李莲英,就是被慈禧太后称作小李子的宦官。李莲英出生在直隶河间府,自幼家境贫困,但他生来聪明伶俐,胆识过人。他父亲是个缝鞋的皮匠,虽然劳苦操作,仍不能维持一家生计。小莲英在鞋匠铺里帮忙,一面干活,一面听人说书。什么《三国演义》、《济公传》、《列国志》等,其中的古今传奇人物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。在这些传奇人物中,李莲英最崇拜的是量小非君子,无毒不丈夫的曹阿瞒,口蜜腹剑,两面三刀的李林甫,还有权倾朝野,腐化奢侈的阉人魏忠贤。每当他拿起刀子干活的时候,这些人物的形象就浮现在眼前,脑子里同时闪过一个念头我怎么样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,使我们老李家门楣生辉呢?终于有一天他对父亲说:我也净了身,进宫当太监得了。父亲想到当太监毕竟也是一条生路,总比在家饿死强。于是,李莲英来到北京南长街会计胡同的净身处,一刀下去,一声惨叫,16岁的李莲英就变成了非男非女的阉人。

李莲英进宫后,投靠了慈禧的总管太监安德海。他演习礼法,悉心琢磨,奴颜婢膝,隐忍不发,靠着自己的小聪明从一个小小的听差太监做起,终于熬到了后宫的大总管,甚得慈禧的宠爱。李莲英忍受痛苦,奴颜婢膝,实现了自己的梦想,于是开始效法魏忠贤,勒索钱财,扩充权势,作威作福,为所欲为。同治9年,声名显赫的李莲英耀武扬威地回到故里。一路上,州府大人骑马护送,知县老爷拉纤推船。回到家乡后,他横行乡里,把河间搞了个天翻地覆。李莲英光宗耀祖,改换门庭的愿望实现了。然而月无百日园缺,人有旦夕祸福。光绪34年,老佛爷慈禧一命呜呼,李莲英大放悲声,惶惶如丧家之犬,他的荣华富贵也随之到了尽头,落得个满门抄斩,身首异处。

写到这里,我不禁想起了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诗句: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中国历史上两个阉人都留名后世。司马迁被施以宫刑,心中忘不了父亲临死前的嘱托,忍辱负重,完成了史学巨著《史记》,为后人所称颂。李莲英心怀一个光宗耀祖的梦想,自请阉割,作威作福,受到了后人的唾骂。一个重于泰山,一个轻于鸿毛,两者都是人生的悲剧,能不发人深


温馨提示:


本文收集了关于千古的故事大全6篇的幼儿睡前故事,您还可以浏览 睡前故事 / 儿童故事 / 童话故事 / 小故事 / 成语故事 / 寓言故事 / 民间故事 / 神话故事 /
申明: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(网站),内容仅供参考,请网友自主判断。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。
儿童故事网     蜀ICP备2022007605号-11    www.ipassloan.com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
法律声明:如有侵权,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。E_mail:ybzzkj  12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