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多 首页 睡前故事 儿童故事 童话故事 小故事 成语故事 寓言故事 民间故事 神话故事
分类:睡前故事 / 儿童故事 / 童话故事 / 小故事 / 成语故事 / 寓言故事 / 民间故事 / 神话故事 /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儿童睡前故事

儿童睡前故事


睡前小故事_年夜饭的宝宝睡前故事5个的儿童睡前故事


2022-01-16 00:00:37 儿童睡前故事


睡前小故事_年夜饭的宝宝睡前故事5个

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5个关于年夜饭故事,供各位参考,希望您能喜欢。

睡前小故事_年夜饭的宝宝睡前故事(1):

傻女婿之年夜饭

  每年的三十大女婿、二女婿和傻女婿都会拖儿带女的聚集在有钱的丈人家吃年夜饭,这年三十也不例外。

  由于傻女婿比较穷,没见过什么市面,所以临行前媳妇再三叮嘱自己的丈夫,上桌吃饭的时候一定不要先动筷子,看到别人吃再跟着夹菜吃,显得斯文。

  为了保险一点,媳妇在傻女婿的腿上栓了一根的绳子,并且告诉丈夫说,看到自己用手拉扯绳子才能夹菜,否则不要动筷子,傻女婿一个劲儿点头答应了。

  三十这天晚上,员外家显得格外热闹,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了,三个女婿分别坐定以后,傻女婿给自己的媳妇抛了个眼神,意思是知道先前的嘱咐。

  可是到了上菜的时候,傻女婿就有点按耐不住了,平时哪里见到这么多好吃的呀,所以很不自觉的筷子就拿到了手上,突然发现自己的腿背绳子拉扯了一下,他突然想起自己要做斯文人,又慢慢放下了筷子。

  年夜饭,一家人难免要客气寒暄几句,而且员外丈人还说了一大堆祝酒词。可是傻女婿哪里听的到什么祝酒词呀,他的眼睛一直盯着自己喜欢的红烧鸡上面了,等丈人宣布喝酒吃菜的时候,他才醒悟过来。只听丈人说:自家人,别客气,来吃菜。傻女婿这才跟着丈人后面夹起了菜来大口的吃起来。

  可是过了一会,傻女婿觉得有点不对劲,因为他发现绳子不停地在拉扯自己的小腿。所以他也不顾敬丈人的酒了,拼命在桌上夹菜吃,一只手还伸进了菜盆里抓菜,有了扯绳的信号以后,傻女婿恨不得再多长一个嘴。_ www.xiaole8.com

  一时间发现丈夫不听自己的指挥了,三女儿开始着急了,怎么自己的交待出错了吗?

  于是她把头伸到桌地下一看,原来员外家的狗在桌底下忙着找骨头吃呢,所以拌动着绳子在不停的拉扯。

  等傻女婿自己发现以后,桌上所有的人目光都盯着自己,他不好意思的站起来说:吃饱了,吃饱了,我先回家了。

睡前小故事_年夜饭的宝宝睡前故事(2):

年夜饭

  張勇开了一家印度餐馆。眼看快要过年了,张勇本以为生意会清淡下来,没想到接到好几单大年三十晚上的生意,这让他深感意外。
  到了大年三十晚上,预约的几家人如期而至,大家吃饭时有说有笑,十分热闹。张勇看到这一幕,心里很是高兴:看来大家都是觉得印度菜好吃,才会选择在这里吃年夜饭的呀!为了显示自己的店服务周到,张勇还特意让服务员提供上好的餐巾纸,方便大家擦手。
  这时,有个老太太悄悄地走到前台,对张勇说:老板,我们吃饭的时候,请不要给我们提供餐巾纸。
  嘿,奇了怪了,哪有吃印度菜不用餐巾纸的呀?张勇尽管满肚子的疑惑,却也只能点点头答应了。
  随后,张勇见大家用手抓着吃饭很不习惯,于是,他又让服务员为他们提供勺子和筷子,可才拿到半路,那位老太太又急匆匆地过来说:哎哟,老板,不劳你费心啦,我们用手抓着吃饭就行。
  张勇纳闷地说:老人家,我看你们用手抓着吃饭很不习惯,这样就享受不到美食的乐趣了,你们不就是觉得我家的菜好吃才过来的吗?
  老太太摆了摆手,说:才不是因为好吃呢,我和我家老头子决定来这里吃饭,就是看上了这里吃饭用手抓。
  张勇一听,不由得大吃一惊,问道:为啥会看上这一点?
  老太太得意地一笑,低声说:以往吃年夜饭,小辈们都是抱着手机玩,根本不理我们,现在你看,大家手上都粘了饭,看他们还怎么玩手机!

睡前小故事_年夜饭的宝宝睡前故事(3):

一年一顿年夜饭

  这一年,生意人赵春立运气特别差,做啥生意啥不成,好不容易做成一单,还是笔烂债,收不回货款。到腊月底了,他还跟在人家屁股后面催债。看来,今年春节是没法回老家过年了。
  妈妈打来电话,问赵春立啥时候回家,他吞吞吐吐地说了不回家的意思。话还没说完,妈妈截住了他:这哪成?连三奶奶家的大海和小海都回家过年呢,你不回来?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没孝心,妈在村里没面子,你也没面子。不仅你要回,媳妇小琴、孙子都得回!
  三奶奶家的大海和小海兄弟俩在城里开了一家公司,今年倒了大霉,被一个骗子骗得血本无归,差点破产,直到现在兄弟俩还在到处找那个人间蒸发的骗子。这样的情况下大海和小海还坚持回家过年,赵春立不回去就说不通了。而且他知道妈妈爱面子,年纪跟三奶奶相仿,从年轻的时候两个人就相互攀比,到老了,比不了别的,就比谁的儿孙有孝心。他要是不回去,肯定让妈妈在三奶奶面前没面子。再说,爸爸已经过世,如果他春节不回家,妈妈的确是怪孤单的。
  赵春立只得答应了,不过他告诉妈妈,他实在太忙,回去也呆不了几天。妈妈的语气这才欢快起来,说:哪怕吃完年夜饭就走,妈也不拦你,但大年三十早晨你一定得赶回来,我有些事要你帮忙。
  赵春立按照妈妈的要求,大年三十的早晨,带着小琴和孩子赶回了家。回到家才发现被骗了,大海和小海并没回来。
  妈妈说:他俩只是到家迟些,得傍晚,赶上吃年夜饭。这就是我叫你今天早晨赶回来的原因。他们回来吃年夜饭,饭得有人做啊,我一个人做了他家的,还要做自己家的,忙不过来,得你们回来帮忙。
  赵春立一惊:他家的饭要你做?三奶奶呢?
  妈妈叹了一口气,这才告诉他一个不幸的消息:三奶奶患了鼻咽癌。儿子们的公司出了事,三奶奶没敢将这消息告诉孩子,反正两个儿子平时也给了她一些钱,她就自己在县城的医院治着。要说身体还没全垮,硬撑着置办一顿年夜饭也可以,但关键问题是,三奶奶现在已经没有味觉,吃什么东西都是苦的,试不出个咸淡。这样做出菜来不是咸了就是淡了,大家没法吃。
  母子俩说话间,三奶奶来了,她的脸比平时苍白,不过走路还稳当,看不出生了大病,身上穿着鼓囊囊的羽绒服,也看不出身体瘦了多少。赵春立上前拉住三奶奶的手,三奶奶眼眶立马就红了,说:孩子,我生病的事,千万别告诉大海和小海。他们公司遇到倒霉事,够烦心了,不能再让他们心里添堵。
  赵春立说:这哪能瞒?我要瞒了,大海和小海要怪我一辈子
  三奶奶生气了,重重地甩开了赵春立的手:你这孩子咋这么不懂事?一年就这么一顿年夜饭,你要让我们一家人吃得不痛快?她埋怨赵春立的妈妈:看你养的儿子,不明事理。我要是可以让孩子们知道,干吗请你帮我做年夜饭?
  妈妈赶紧哄着三奶奶:我不还没说清楚嘛,你太性急就赶来了。你先回去,这事我跟春立好好说。
  送走三奶奶,妈妈很严肃地说:你还不明白三奶奶的心思吗?大海和小海公司出了事,她干着急帮不上忙。人老了就没用处了,不能再为孩子们做什么贡献,唯一能做的,就是让孩子不为老人分心。三奶奶这么做,也是为了让孩子们安心。瞒住了孩子,孩子不分心地去做事,她也就觉得自己有点价值了。你说,你要是将这事抖搂出去,不是寒她的心吗?
  妈妈很会劝人,赵春立被说服了,但心里酸酸的,很不是滋味。
  妈妈去给三奶奶做年夜饭,赵春立带着小琴去帮忙。到中午,一桌丰盛的年夜饭终于做好了。三奶奶往外轰他们:快回去吧!要是大海他们提前回来,看到是你们做的就不好了。你们回去忙自己的年夜饭吧,这里就不用挂心了。
  回到家,妈妈已经累得直喘气,赵春立担心地问道:妈,你的身体妈妈说:我比三奶奶福气大,硬朗着呢,但终归75岁了,做事有些力不从心了。
  家里的年夜饭,赵春立不再让妈妈插手,让她好好歇着,自己和小琴做。妈妈也没推辞,坐在厨房里陪他们说话,偶尔搭把手。
  傍晚的时候,大海小海两家六口人终于回来了,赵春立一家和他们寒暄了一阵,怕话说多了会漏了嘴,所以寒暄一阵也就回家了。
  村里家家户户燃起了鞭炮,热热闹闹中,各家各户的年夜饭开吃了。吃完饭,赵春立打算出门打麻将,这是村里男人们在除夕夜爱玩的娱乐,但他刚走到门口,妈妈喊住了他,说:今晚别打了。你一吆喝,大海和小海心痒了,也想打了。三奶奶怕只能过这一个年了,你就让她好好与儿孙呆一个晚上吧。
  这话说得赵春立鼻子一酸,想到妈妈这年纪,也是陪一次少一次,索性自己也不打麻将了。小琴在收拾碗筷,妈妈又说话了:三奶奶家两个媳妇懒,哪像我家的小琴勤快?没支使她俩做事,她俩恐怕也不知道帮三奶奶洗碗了。三奶奶经不得累,你帮着想想辙呗。
  小琴脑子活,捅了捅赵春立:这还不简单?你去门口喊一嗓子,支使我给妈洗碗,她俩听了能不受启发?这主意好,赵春立走到门口,粗声大嗓地嚷嚷起来:小琴,妈辛苦一年,你回家吃现成饭,现在还不麻溜地帮妈将碗洗了?小琴尖起嗓子答:还用你吩咐?我哪有这么不懂事?早在洗了。这话真见效,隔壁立即传来小海的声音:老婆,听到没?小琴在帮她婆婆洗碗,你也别坐着了,做点事吧。
  屋里几个人都偷偷地笑起来,妈妈抹着泪说:我的儿子儿媳懂事,我硬是比三奶奶有福气哟。
  这一夜,赵春立哪儿也没去,陪着妈妈看春晚,他听动静也听得出来,大海和小海也没出去,也在家里陪着三奶奶,这让他酸涩的心里多少有点安慰。
  大年初一上午,大海和小海两家人就走了。赵春立本来也打算初一回城,但他想想三奶奶的病,再想想与三奶奶同岁的妈妈,他又在村子里住了两天。
  三个月后,赵春立在城里接到老家的电话,打电话的人说:春立,回吧,你妈走了。赵春立惊叫起来:啥?你说啥呢?是三奶奶吧?对方说:三奶奶还在,你妈先走一步了。
  一家人匆匆赶回来,妈妈真的走了,安详地躺在床上。赵春立简直不相信这是真的,他跑去问三奶奶,三奶奶已经气若游丝,说:去年城里来了个爱心医疗队,我和你妈,是那一天同时查出患了癌的。
  赵春立惊呆了:这么说过年时可她为什么不跟我说?
  三奶奶断断续续地说:你和大海小海一样,去年都不顺,我们是知道的。我们俩约好了,瞒着不让孩子挂心。人老了,没用了,能做的,也只有这了。
  赵春立哭得死去活来,他悔呀,春节回家,他咋就没留意妈妈瘦了呢,咋就没留意妈妈体力不如以前了呢,这都是患了病的征兆啊!
  安葬完妈妈,赵春立不再犹豫,毅然给大海小海打了电话。三奶奶要埋怨就让她埋怨吧,他不能让大海小海像自己一样,心里痛一辈子
  大海和小海赶回来,在三奶奶的病床前守了六天。六天后,三奶奶去了。

睡前小故事_年夜饭的宝宝睡前故事(4):

解密:长征途中怎样吃“年夜饭”

2月3日(大年三十)清晨,浓雾笼罩着川南一带。至晌午,大雾散去,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大地,熨帖的暖意让大家一扫连日的阴霾和低落的情绪。在冬日暖阳下,官兵的精气神都自觉提升了不少。

部队行至叙永城外营盘山时,阳光恰好,而这营盘山上有一片橘林,又时值橘子成熟的季节,一派黄澄澄的丰收景象。走在前面的战士一看见顿时兴奋起来,喊道:“同志们,加油啊,到山上吃橘子去!”但立刻就被干部制止了,重申了群众纪律后,红军开始通过营盘山。山并不高,但却充满了诱惑。饱满的橘子一个挨着一个,压得树枝都快弯到地上了,那些成熟落在地面的几乎铺了满满一层,有些已经腐烂……穿行其间的红军战士实在太想剥一个来解解馋、解解渴,但大家都自觉被纪律约束着。有个小战士忍不住从地上捡了一个起来,立马遭到同志们的斥责。小战士无奈地掂了掂说:“嘿,不简单呐,肯定有6两多重。”说完,把橘子放下了。

模范执行群众纪律的部队井然有序地前进着。这一幕被三军团4师政委黄克诚忠实地记录了下来:“漫山遍野尽是橘树,枝头挂满了熟透了的橘子,也不见有人采摘。”而随三军团行动,后来任军团政治部主任的刘少奇更是给官兵讲起典故:在南方,春节时家里会摆些橘树盆景,寓意“吉”……

守纪律的部队自然会赢得民心。守林的老大爷看到大队军人过来,先是有点害怕。可是观望了一会儿,他发现连地上的橘子他们都不轻易拿,心里明白了几分。大部队过后,军委先遣队上来,守林大爷见到,便抬了一筐橘子非要送给他们,并告诉他们,这片橘林不是他的,他是穷人,只是受雇于地主守林子。

听他这么一说,红军进一步侦察得知,这片橘林属于当地一个被称为“张老爷”的大土豪,而此人是品行极差的劣绅……如此一来,这些橘子就成了“打土豪、分财物”的没收对象。红军找来木板,写上:“这橘子林是土豪的,现没收。各部队路过这里时,应有组织地在指定地点采摘。”橘林被划分成了若干块,并专门留出了一块给当地群众……

这份意外的收获可算是大年三十部队置办的最大一宗年货,而且也开了个好彩头。摘下来的橘子很快也送到了随后而来的中央纵队。

早上9时许,中央纵队从宿营地摩尼镇出发。离开遵义前,机关进行了精简,中央纵队本部只剩300多人,带一个警卫营。然而,这些人里面有党和红军的首长、德高望重的老同志、中央机关的领导以及受伤后休养的高级将领。它是长征中领率机关所在纵队,也是党和红军的领导核心。这支数百人的队伍级别高,而且有老有少,所以行进中前前后后拉了几里长。通常这个纵队出发早到达晚,再遇上天气不好,战况不利时,往往又会意外耽误……可这个年三十,中央纵队的行军非常顺利,经安吉亭、乐洼沟,走走停停约70多里,下午5时左右,先遣队的10余人就抵达了一个小山村。

村庄坐落在大山之凹,因为有块硕大的石头像箱子一样矗立在村头,故名石厢子。又因为东南与贵州赤水、生机两地毗邻、西与云南水潦紧接,又称“鸡鸣三省”之地。村里有汉、彝、苗民族70户,400余口,村子虽小,但有条件的人家也“新桃换旧符”准备着过年。先遣队到达后立刻着手调查、宣传……很快,在辞旧迎新之际这个偏僻的小山村真正从骨子里开始旧貌换新颜:走访最困难的群众,调查当地剥削压迫人民的土豪劣绅,四处墙上写上红军的口号、标语……

在安顿和忙碌中,除夕的夜幕降临了。各个炊事班也开始忙着做“年夜饭”。红军在相对比较富庶的土城筹集了不少食物,到石厢子后又没收了当地民愤极大的彭姓、周姓两家土豪的粮食、财物和年货,这些东西先由穷苦乡亲分享,之后没收委员会再根据需求分配。而驻守在离石厢子10多里的前卫红一军团将吴桥镇团总吴联山家的肥猪杀了,选了部分精华送到了中央纵队。

“有米”自然好做炊。专门负责军委首长伙食的军委三科炊事班做出了一顿“丰盛”的“年夜饭”:油亮亮的腊肉、肥瘦相间的红烧肉、水卤的大肠……做好后分送到各位领导人住处。住在肖有思家的毛主席比别人特殊一点——多一份辣子。而穷苦的群众则集中在坝子上吃了这顿“开心饭”。不过,军委的领导人们心思都不在“年夜饭”上,匆匆吃完后,就集中到了没收委员会所在处——村民王连山家里开会。

会议的议题有三个:中央红军的行动方针、中央苏区的问题、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分工……会议从傍晚开到第二天凌晨,当雄鸡啼鸣,东方发白时,疲劳不堪的领导人们也许没有意识到,他们以这种方式“达旦不眠,谓之守岁”。当然,“守岁”成果是显然的。当晚中革军委致电各部队:“我野战军为迅速脱离当前之敌并集结全力进行行动,特改定分水岭、水潦、水田寨、扎西为总的行动目标。”此电说明,中革军委已决定避开强敌,放弃入川与四方面军会合。此外,在这个大山深处、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,还对遵义会议没有明确的组织问题进行了分工:由洛甫(张闻天)接替博古(秦邦宪)在党内负总责,由毛泽东、周恩来负责军事。第二天,也就是大年初一,装着公文、象征着权力的那副担子从博古处挑到了洛甫处——完成了我党历史上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领导权交接。

中央纵队在石厢子休整了一天,初二凌晨,又继续踏上了征途……

睡前小故事_年夜饭的宝宝睡前故事(5):

高价年夜饭

  五年来,儿子第一次在大年夜请父母去吃团圆饭,而这,却是一顿来之不易的
  大年夜的晚上,张老头命令老婆坐着看电视。老婆像坐在火炉上,扭动着身子,说:你让我这样像受刑,难道年夜饭你去做?老张笑着让她放心,到时保准让她吃上像样的年夜饭。
  天暗了,各家各户年夜饭的香味,趁着夜色从四面八方飘过来,钻进了老张夫妻的鼻孔,香味儿就像是锋利的爪子,把人的心都要揪出来了。老婆坐不住了,起来要去张罗年夜饭。老张按住她,笑眯眯地让她耐心再等待一会儿。老婆的眼睛红了:你看看,外面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,就家里冷灶我明白了,你是在等儿子叫我们吃团圆饭?做梦吧。自从娶了那个女人,五年了,隔了两条街,每年都只打电话拜年,没吃过一回团圆饭
  老张心里也有些急,但嘴里还是安慰老婆:老婆,人会变的,儿子当了父母,自然懂得做父母的辛苦。再等一会儿,啊?话音刚落,手机就响了。老张接通后,大声说:儿子,年夜饭做好了?让我和你妈这就过去?好好,我们都准备好了,马上到。电话挂上,老张朝老婆做了个鬼脸:自寻烦恼,对吧?走吧。
  老婆早已高兴得流下泪来,但仍不放心地问:真的是儿子叫我们上他家吃饭?老张说:你不是亲耳听到了吗?快去给孙子准备包个大红包吧。老婆听了,赶紧找了个大红包,塞进一千元,装进口袋里,就催老张出门。老张说:这钱不是想买皮衣的吗?老婆却嫌他话多,问他给儿子捎什么过去。老张说:两瓶五粮液,两斤大红袍。说着,拎着红红的礼品袋,乐呵呵地和老婆出了门。
  在门口,遇到了邻居胖嫂。胖嫂看到他们,一惊一乍叫道:我见你们家里没有动静,想怎么不做年夜饭呢,原来,是上儿子家过年。福气啊!老张说:难得孩子们有心。老婆骄傲地说:胖嫂,不敢跟你聊了,儿子他们催急呢,我们得走了。胖嫂挪开肥胖的身子,说:多孝顺的孩子啊,快去吧。
  拐上大街,老婆说:这胖嫂的话怎么这么难听。老张劝她别多心,人家爱说由她说。大街上,行人稀少,家家户户灯火通明,笑声不断漾出窗户。老婆突然扯了扯老张,示意他走慢一些。老张笑道:老太婆,想浪漫啊,就不怕孩子们等急了?老婆说:呸,谁跟你浪漫。我是在想,这条路啊,好容易才走上一回,不想这么快就走完。老张明白了老婆的心意,伸出手握紧她的手。老婆靠紧他说:老公,儿子隔我们才五百多米,我却好像隔着几千里一样。老张说:老婆,这大过年的,想点高兴的,别想这些令人沮丧的事。老婆说:你看,这条路不过五百米,一年才走三回,这三百六十日算下去,我们走得比蜗牛还慢!老张急忙说:好了,好了,现在儿子不是让我们去吃团圆饭吗?不比往年只打电话给我们拜年,这可是好兆头啊!老婆这才脸呈喜色,连连说没想到儿子会让过去吃团圆饭。
  到了儿子家,儿媳在门口相迎,让他们换上便鞋。老婆脱鞋刚要换,脚在半途中停住了,原来摆在前面的是白色的轻便拖鞋。老张看清楚了,这是宾馆客房用的那种拖鞋,肯定是在宾馆工作的儿媳顺手拿回来的。老婆嫌不吉利。老张抢先穿上,捅了捅老婆。老婆阴着脸穿上了,才问:乖孙子呢,快来拿红包!孙子应声从电视前跑过来,老张正要抱,儿媳却拦住他:爸,先去洗把脸吧,外面尘大。一边把孙子拉开了。
  老张和老婆洗完脸后,孙子便粘住了他们,收了红包后,又跑去看电视了。儿媳便诉说孙子怎样在幼儿园惹祸,老公却不管,天天在外面喝酒,全家的重担都压在她一个女人家身上。老张越听越不开心,想这是年夜饭,可不是忆苦思甜会啊,又担心老婆发火,因为老婆的脸阴得要流水了。这时,儿子才从厨房里出来,招呼老张夫妻入席。
  桌上的酒菜还是丰盛的,可见儿子还是用了心。照例是孙子坐首席,儿子儿媳坐一边,老张和老婆坐一边。儿子说:爸妈,除了鸡子酒,我都是按照你们的口味准备的。儿媳也说:这松仔鱼是爸最喜欢的。这盐焗鸡是妈最喜欢的。说着,特意把这两道菜摆到老张夫妻面前。
  老张连连说好,心里却像压了铅块一样重。因为,摆在自己和老婆面前的,竟然是一次性碗筷!老张笑了笑,见老婆闷闷不乐,就说:老婆,孩子们多用心啊。正要动手,筷子却被孙子抢去了,因为小家伙觉得好奇,想试一试。
  儿媳看了,一把抢夺过来。孙子不干了,哭闹着要一次性筷子。儿媳厉声道:小孩子不准用一次性的东西。再闹,把你关到外面去,让大灰狼捉去当儿子。孙子吓得不敢闹了。儿子不满地说:过年大吉大利,怎么可以这样吓唬儿子。儿媳说:我是不会讲话,你来说啊。气氛顿时紧张起来。老张忙打圆场,说算了,小乖乖不懂事,别计较了。儿媳却正色地说:爸,这话就不是理。小孩子要从小教育,树立起贵族意识。别像他爸一样,整个人就是一个大路货。
  儿子欲发火,但在老张的眼色示意下又把火压了下去。这时,孙子奶声奶气地问:妈,一次性是什么意思?这话把大人都逗乐了。儿子说:一次性啊,就是指这东西只能用一次。孙子说:我知道了,原来,爷爷也是一次性的。老张一听,不禁大笑:对对,爷爷是一次性的。小乖乖,人来这世上,都是一次性的。
  儿媳听了,先是有些恼火,然后脸有些红了,意识到了有些过分,便夹了鸡肉给老张他们,笑道:爸妈,过年了,祝你们身体健康,万事如意。
  年夜饭到此时,才有了喜庆的气氛。
  本来,老张想跟儿子喝点白酒助兴,但儿媳坚持要喝苹果醋。老张不喜欢喝,老婆胃有毛病,更不敢多喝,为了不扫儿媳的兴,只得勉强喝了一小点儿。儿子讲起孙子进幼儿园的事,说赞助费已经交了,加上求人办事的钱,一共花了七八万,总算进了市重点幼儿园。老张感叹说,现在的孩子起点高啊。
  吃过饭,老婆帮儿媳把碗筷收拾了,卫生搞好了,要走的时候,儿媳竟然说:爸,妈,明天,我们过去吃饭。老张一听,先是呆了一下,去看儿子,儿子也还没有反应过来。老婆忙说:好好,到时我准备好鸡子酒。
  九点了,老张和老婆从儿子家出来。大街上一团喜庆之气,不时有爱热闹的年轻人打闹着奔过。老婆紧靠着老张,情绪高涨。老张能感觉出来,今晚的团圆饭,以压抑开场,结局却是没有预料到的喜气。为了今晚的团圆饭,他把自己的住房公积金全部给了儿子,共十万元,他不敢告诉老婆,这顿年夜饭是这样换来的。
  这时,老婆喃喃地说:老张,知道媳妇为什么明天肯来家里吗?老张想是住房公积金的余力在起作用哩,嘴里却说:过年嘛,回父母家是应当的。
  老婆摇头:不是。我是答应了她,把咱那只祖传的玉镯传给她。
  老张愣了,胸口阵发闷。


温馨提示:


本文收集了睡前小故事_年夜饭的宝宝睡前故事5个的儿童睡前故事,您还可以浏览 睡前故事 / 儿童故事 / 童话故事 / 小故事 / 成语故事 / 寓言故事 / 民间故事 / 神话故事 /
申明: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(网站),内容仅供参考,请网友自主判断。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。
儿童故事网     蜀ICP备2022007605号-11    www.ipassloan.com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
法律声明:如有侵权,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。E_mail:ybzzkj  126.com